12/30/2011 2 Comments 陸老人1.7億,銀髮商機大大陸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表示,「十二五」期間,大陸將繼續穩定提高養老金水準,然而解決人口高齡化的問題需要多方面的措施,除了政府,也要靠社會資金的支持,預期銀髮族商機的產業發展有廣闊的前景。
匯豐集團首席執行官歐智華昨日也預測,2050年大陸將超越美國成為第1大經濟體,預計未來15年,大陸的中產家庭數量翻兩倍,不過隨著財富增長和人口老齡化的加速發展,人們對長期理財方案的需求將與日俱增,以滿足在醫療、教育和退休方面的需求,包括養老金、保險和資產管理產品。 北京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盧映川昨日也在節目談北京的電子病歷有望被載入社保卡時,表示5年後,全北京市60歲以上的高齡人口將達到360萬人,超過人口比例的16%。 盧映川表示,未來5年,北京計畫形成「以居家養老為基礎,以社區養老為依託,以機構養老為補充」的模式,社區內將具備老年餐桌、家庭醫生、電子小幫手、文化活動設施等,使居家養老更方便,北京也將建設5萬張養老床位,使得總床位達到12萬張。 去年大陸老齡人口達1.7億人,占總人口12.8%,台灣老人福利機構協會榮譽理事長陳敏雄表示,兩岸的合作可從老人護理院開始,借鑒台灣管理等方面的經驗,推動共同發展。
2 Comments
12/30/2011 0 Comments 鎖定銀髮族需求 創造「銀」海商機外貿協會於5月初舉辦首屆「台灣國際銀髮族暨健康照護產業展」,為獨立生活的銀髮族規劃的各類遠距照護服務及產品大受矚目。圖為電動代步車龍頭大廠必翔實業,展出最新型的鋰電池代步車。(中央社)
工研院研發全球最薄「微型無線生理監控系統」,貼上這個貼片,就能持續測量並記錄體溫、呼吸、心電圖變化,遇有緊急狀況還能立即發出通報。為銀髮族、嬰幼兒、慢性病患開創更貼心、方便的行動照護可能,最快今年內量產上市。(中央社) ⊙劉靜瑀 台灣已漸漸步入老年化社會,搶攻銀髮族市場,成為產業界的新目標。根據工研院調查發現,60歲以上銀髮族最重視健康和娛樂需求的產品,像是可以進行遠距醫療的智慧平台分析器以及追蹤、確認家人安全的衛星定位協尋服務開始成為市場新寵。不過,台灣遠距照顧服務產業聯盟表示,「銀」海商機並不是只靠廠商單打獨鬥,而是希望銀髮產業應該朝向異業結盟努力,加上更多公共資源支持,才能為銀髮產業提供更大的商機。 調查:銀髮族對健康休閒需求急迫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推估,65歲以上高齡人口比率,在2026年將超過20%,人口高齡化成為現代社會的一種趨勢。根據工研院針對全台灣21縣市,60歲以上銀髮族所做的調查發現,一般人認為基本需求的食衣住行,對銀髮族來說,並沒有迫切需要,反而是健康及退休後如何安排休閒時間等,成為銀髮族首要需求。工研院服務業科技應用中心研究員許福源:「這次調查,91%大概是60歲以上的受訪者銀髮族。健康跟娛樂他們視為他們需要的部分,食衣住行反而是後面的需求。銀髮族到了某個年齡層,有經濟背景,所以在食衣住行,房子應該都有了,這部分反而是需求後面一端。」 遠距醫療 即將走入每個家庭 調查指出,老年人對健康、休閒娛樂的需求相當迫切。不過,除了老年民眾外,一般民眾也希望在家就能進行生理資訊健康照顧。由經濟部技術處創新服務業U-Care計畫輔導的科技業者,目前已經結合國內醫院建置web2.0平台,客戶可以將血壓、血糖等13種生理資訊上傳,不只可以透過平台監控家人的健康情況,民眾還能透過線上服務,徵詢家庭醫師意見。業者看準台灣每年約有2百多萬65歲以上的人口,開發出「寶貝機」產品,不只是國內第一個智慧平台分析器,更領先國際技術。業者林燕山:「寶貝機,可以同時蒐集7種生理設備,13種生理資訊,這些13種生理資訊都是在醫療健康上非常重要、必須的,我們強調這些生理資訊,不管是銀髮族、慢性病或者是需要的人,讓他有完整服務,他的健康受到完整照顧。」 衛星定位協尋服務 確認家人安全 老人或幼童走失的問題時有所聞,如何精確掌握家人安全,保全業者推出「移動式保全-迷你龐德(Mini Bond)」服務,透過衛星定位,了解佩帶者目前人位在什麼地方。這種特殊的移動式保全還擁有特別功能,結合電信業者服務,使用者可以設定兩組固定通話,緊急情況可以撥打,不只能定位還能成為簡單的行動電話。業者劉惠民表示,為了實現適用性、方便性及安全性的隨身守護,這項產品採用的衛星定位系統,不只在平面陸地可以搜尋,就連室內、地下室也可接收訊息。他說:「傳統GPS到室內沒有辦法定位,因為Mini Bond使用者大部分都是在人身上,所以我們當時建置有A-GPS的晶片,他的定位技術是透過GSN加GPS所以可以解決人在室內的定位問題跟困擾,定位方式可以透過WEB網頁上網,輸入你的密碼名稱,就可以精準定到使用者位置。」 銀海商機 仍待公共資源支持 看準銀髮族商機,不少產業紛紛推出高齡人口照顧、醫療保健用品,甚至是專為銀髮族打造專業理財。不過,專家卻認為,未來台灣的銀髮產業應該朝向異業結盟方向努力,產生更大效應;另一方面,像歐、美、日等先進國家的遠距醫療服務,擁有更多公共資源支持,將可提供廠商新誘因。台灣遠距照顧服務產業聯盟秘書長黃棟樑:「業界,異業結合這可以馬上來做,而且每一個單獨產業都有一加一大於二的加乘效用。另外,如何透過國家公共資源方式,遠距醫療導入有更多公共資源支持。美國遠距照顧一年25%成長,台灣目前看不出這個趨勢,公共資源導入這方面,我們必須要有比較明確的政策出現,給廠商有更大的誘因,廠商在提供能更有衝勁。」 工研院指出,依照目前趨勢來看,健康照顧計畫或身體機能退化問題等,銀髮族都有迫切需求。為了讓產業界及政府更了解下一波銀髮族需求,工研院今年的銀髮族需求調查重點將放在45至55歲,搶先了解未來5到15年的銀髮族,創造新的「銀」海商機。 ──轉載自「中央廣播電台」◇ 12/30/2011 1 Comment 兩岸社會高齡化 銀髮族商機大【大紀元7月15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韋樞台北15日電)一項銀髮族調查發現,兩岸社會都走向高齡化,銀髮族商機不容忽略;台灣銀髮族喜歡上網找資訊,大陸銀髮族喜歡講電話或從電視上獲取健康資訊,顯然展現不同媒體商機。工業技術研究院產業經濟與趨勢研究中心(IEK)今天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行「兩岸高齡消費者行為及健康照護商機」論壇,發表兩岸銀髮族消費行為調查及商機。
IEK主任蘇孟宗表示,調查顯示,手機與電腦普及化,科技產品已躍升為兩岸銀髮族生活必需品。台灣銀髮族平均每天電腦上網時間約為中國大陸的2.5 倍;中國大陸銀髮族每天花費1.3小時講電話,是台灣的2倍。 值得注意的是,台灣中高齡消費者遇到醫療問題時,除醫生外,有13.9%會先上網找答案;相對的,中國大陸銀髮族遇到醫療問題時,除醫生外,其餘接收健康資訊的來源,包括36.4%來自親朋好友,19.4%相信電視提供的保健資訊。 蘇孟宗指出,顯見未來5至10年的銀髮族產品開發,可善用不同媒體工具拓展商機。 在消費行為方面,蘇孟宗說,目前兩岸50歲以上銀髮族,無論健康照護產品或服務都是最主要的家庭決策者。在台灣,決定購買意見的比率都逾80%,遠超過大陸的66%。 有趣的是,由於大陸的平均結婚年齡較早,中高齡人士的子女多已就業或為人父母,以家庭健康照護產品與服務作為餽贈父母的比例較台灣高,形成大陸特殊的「送禮市場」商機。 調查發現,遠距照護是未來共同需求,且都重視慢性病檢測。工研院IEK企劃部經理趙蘭英分析,兩岸銀髮族認為醫療照護品質會越來越好,台灣與大陸的銀髮族分別有75.4%及56%願意付更多費用購買科技醫療照顧服務,其中又以隨時隨地提供服務的遠距照護服務為代表。 在遠距照護的需求上,台灣有86.2%的受訪銀髮族希望在家中使用遠距監護服務,中國大陸也有78.4%。在遠距照護服務內容方面,兩岸科技銀髮族最迫切需要慢性病的監控,過半數的老人在意的是慢性病的問題,台灣與中國大陸的比率高達58.6%及53.3%。 對於身體各式各樣問題中,兩岸銀髮族最憂心眼睛老花,台灣比率就高達52.1%,中國大陸也有47.2%。 IEK耗時7個月在北京、上海、成都、廣州、大台北和大高雄等6大城市調查銀髮族消費行為及商機,親訪問卷2437份。 12/30/2011 0 Comments 台灣邁向高齡化 銀髮族商機無限一張撲克牌,有半張A4紙這麼大!柺杖可以變成雨傘!這些不是魔術道具,而是專爲銀髮族設計的商品。邁向高齡化社會的台灣,現在已經有10分之一的人口是65歲以上的銀髮族,滿足他們的需求,也創造無限商機。年輕人聽音樂,張伯伯也想聽結果就是這樣。大聲點聽不見,音量已經大得好像在夜店,張伯伯還是什麼都聽不到,不怕不怕,他有新法寶,耳機戴在太陽穴下面,ㄟ,這怎麼聽得到啊?原來這個就是利用骨頭震動傳導聲音,耳膜受損也不怕聽不到。不要跟時代脫節,不要跟年輕人脫軌,現代銀髮族的秘密武器真不少,戴上這副怪眼鏡,躺在床上,書本一樣看的清清楚楚。 。好像多拉A夢來幫忙,法寶一樣樣,都是專為銀髮族設計的商品。記憶力不好,老忘了東西放在哪?試試這個吧。遙控器按一下,你的鑰匙就自己呼喊你來拿。想找點樂子,撲克牌拿出來,接近A4一半大小,老花眼一樣不用驚。想出外走走,一樣有貼心設計。上了年紀最怕跌倒,老先生老太太常常拿傘當拐杖,可是如果突然下雨,充當柺杖的雨傘撐起來,擋了雨,腳步就不穩,如果有了這把變形金剛拐杖傘。傘骨抽出來,雨傘一分為二,擋雨還能擋住不穩的腳步。誰說歲月不饒人,科技幫你過的跟年輕人一樣快活。
12/30/2011 0 Comments 平衡感差 肥胖老人跌倒機率高(路透紐約29日電)美國研究指出,相較於瘦子,肥胖老年人較可能失控跌倒,不過嚴重超重的人或許較可免於受傷。
研究人員表示,對於瘦弱的老年人來說,跌倒通常是個大問題,因為他們特別容易骨折,然而肥胖也有其風險。這項研究刊登在「美國老年醫學會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Geriatrics Society)上。 紐約雪城大學(Syracuse University)進行此研究的海姆斯(Christine Himes)表示:「肥胖者可能較難維持平衡。」 她並說,肥胖老年人失足時,比較不能迅速反應,以阻止跌倒。 海姆斯與同事雷諾茲(Sandra Reynolds)調查1萬755名65歲以上老人發現,兩年內不論在任何地點,與正常體重老人相比,肥胖老人跌倒機率高出12%至50%。 跌倒機率隨肥胖程度提高而增加,身體質量指數(BMI)達40以上的老人,跌倒機率高出50%。BMI值達40以上,大約相當於超重45公斤的男性,或是超重36公斤的女性。 研究受訪者每兩年接受調查,1998年至2006年間,這群老人共回報9621起跌倒案例,其中超過3100起造成嚴重傷害,需醫療照護。 跌倒的老人之中,23%為肥胖者。研究期間沒跌倒的老人僅不到20%。 研究人員把與肥胖及跌倒風險相關的健康狀況均列入考量因素,例如關節炎、腳痛、糖尿病和中風。然而,肥胖本身仍然與高跌倒風險有關。 不過,至於跌倒受傷的機率,肥胖程度最嚴重、BMI值達40以上的老人,相較於正常體重的老人,受傷機率降低1/3。中央社(翻譯) 12/30/2011 1 Comment 預防老人跌倒 多運動訓練平衡力
台灣65歲以上老人一年跌倒的發生率約為10%至20%,跌倒不僅造成活動能力的衰退,也因為害怕再跌倒而減少活動,進而造成其他功能的喪失與依賴。 ◎老人跌倒的危險因子: ●內在因素:老化對姿勢平衡和步態的改變,扮演重要的角色。年紀的增加伴隨著本體感覺輸入的減低、反射變慢、維持姿勢的肌肉力量減退、日常生活功能或認知功能障礙、視力不良等,都會導致跌倒。此外,一些急性與慢性疾病也會造成跌倒。 ●外在因素:多重藥物的使用(超過4種以上),其中以精神科藥物、Ia類抗心律不整藥物、毛地黃、利尿劑的相對危險性較高。 ●環境因素:光線不良、地毯滑動、浴室未裝設扶手與防滑地板等安全設施、不平或對比不明顯的樓梯、破損或濕滑的地板、未固定的電線等。 ◎如何預防老人跌倒: ●運動:尤其以下半身的肌力訓練,以及平衡感訓練,對防範跌倒最有效。例如太極拳,動作緩慢,並力求身體各部位的放鬆與平衡,能增加下肢肌力,使控制姿勢的能力較好。 ●居家環境的改善:室內及樓梯間保持明亮,地板避免濕滑有凹洞,固定會滑動的地毯,階梯與浴室設置防滑設施,並裝置扶手。通道處不放置家具或其他物品,電話線與延長線沿著牆垣,常用的生活用品放在伸手可及之處,避免站在椅上取物等。 ●若是有服用抗精神病用藥、鎮靜劑、安眠藥、抗憂鬱劑,或同時服用4種以上藥物,應詢問醫師,停止不必要的藥物或降低劑量。 ●使用輔具:例如使用床邊的扶手與警鈴、柺杖、助行器、髖部保護等。 ●其他: (1)強化骨骼的藥物:目前有很多藥物用來預防或治療骨質疏鬆,進而預防骨折,如荷爾蒙、鈣片、維生素D、雙磷酸鹽類藥物等。 (2)心血管問題: 有些跌倒意外是因為合併有心血管疾病的問題,例如服用藥物或心臟節律出問題引起昏厥。因此需要定期的追蹤治療。 (3)視力問題:視力不良的老人有較高的機率在跌倒時造成骨折。所有的老人均應做視力評估,需要時,應轉診眼科醫師處理。 (4)鞋子種類:老人所穿著的鞋子應大小合適、鞋底有止滑的功能。低跟的鞋子有較好的靜止與動態平衡。 跌倒是老人常見的健康問題,對於曾跌倒或再發性跌倒的老人,應諮詢醫師詳細的評估,找出所有可能導致跌倒的原因與危險因子,做適當的處理,如此才能有效減少跌倒的機會。 (作者為台大醫院老年醫學部醫師) 12/25/2011 0 Comments 健康學園新課程 教老人保命防跌【記者胡慕情台北報導】老人和孩子的健康,是家庭最脆弱的關節。北市衛生局昨天舉辦「96年健康學園自主管理頒獎典禮暨保命防跌班成果發表會」希望透過教育宣導,讓幼童和孩子都能健康生活。
首創推廣幼兒園所「健康學園」的台北市衛生局,今年推動「保命防跌」活動,教老人家預防跌倒、增加肌力。台北市衛生局健康管理處長陳美如說,「健康學園」今年由評鑑轉型成「自主管理」與「特色發展」模式;在12個行政區開辦免費的「老人保命防跌班」,藉為期3個多月的衛教與運動課程,讓社區的中老年人習得防跌概念,建立運動習慣強化下肢肌力與平衡。 目前獲得「健康學園自主管理院園所」的幼稚園所共有4百多家,普遍都能落實衛生保健,如口腔保健、視力保健、飲食營養與衛生、傳染病防治、事故傷害防制等。南海幼稚園長張衛族說,透過自我評鑑與查核制度,園所會更仔細觀察孩子所需,如遊憩器材的安全會更加小心,減少意外狀況。 內湖區健康服務中心主任何叔安說,內湖區健康服務中心招收55歲以上社區長者,每週四進行2小時的運動與防跌衛教課程。課程包括老年人生理變化、老年人心理健康、老年人慢性疾病、老年人飲食指南、骨質疏鬆症、居家環境安全與改善、如何處理跌倒事件、老年人用藥安全、戶外交通安全、老年人輔具運用等;運動課程有:大肢體關節運動、下肢肌力組合、保命防跌操、改良式太極拳五式運動。 何叔安表示,在課程實施後,曾委託國立護理學院運動保健系分析學員身體功能變化,在6個測定項目中有5項(屈膝起立、睜眼單足站、20公尺行走距離、 平衡、步態),發現學員明顯進步。根據老人學的概念,老年人的身體功能在自然情況下會呈現衰退現象,未退步即可視為進步。 全程參與活動的內湖區健康服務中心學員劉奶奶說,去年遭喪偶又因跌倒骨折住院,有半年時間無法走出戶外。但在參加防跌課程後,步態已比較穩健,下肢力量也逐漸恢復。「雖不像年輕可以活動自如,但比較不害怕跌倒;跟其他人相處,心情也逐漸開朗起來。」 12/25/2011 0 Comments 失智症妄想易怒 照顧者陷無助(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25日電)台灣失智症協會今天指出,民眾來電諮詢的常見問題,就是失智症的問題行為和照顧技巧,來電民眾中,大約4成對妄想、易怒、興奮、躁動和焦慮等失智症狀,感到困惑和無所適從。
台灣失智症協會諮詢的案例中,曾有個17歲的青少年電話一接通,便急著問接線社工:「我爺爺好奇怪、好可怕,完全不像爺爺了;我可不可以把他打昏了,再叫救護車載去關在醫院?」 許多民眾在家人出現疑似失智症的行為時,往往充滿了疑問及焦慮,和不知如何應對的困擾,尤其是年少的孩子,對親人的變化覺得不知所措,不了解為何原本同住在一個屋簷下的爺爺奶奶,慢慢變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台灣失智症協會自2009年起接受內政部公益彩券回饋金補助,設立失智症社會支持中心,提供全台免費關懷電話,已服務3661人次的諮詢;來電諮詢中,約有4成的民眾反映出對失智症患者出現「問題行為」的困惑和無助。 協會分析,最常見的失智症問題行為分別是:妄想(19%)、易怒(17%)、興奮(13%)、躁動(12%)和焦慮(12%),大約有7到9成的患者會有1項以上的行為或精神症狀合併出現。 台灣的失智症人數隨著人口老化現象而逐年增加,晚輩面對長輩的個性改變及問題行為,常因不了解而導致摩擦衝突。此時專線服務介入,藉由社工人員對家屬說明失智患者問題行為的成因、解答疑惑、以及提供照顧溝通的技巧,常常可以安撫年輕一輩情緒上的不安,並且增進對患者的接納。 民眾若有失智症相關問題,可於上班時間撥打 0800-474-580 (失智時、我幫您)尋求協助,或至台灣失智症協會網站閱覽相關資訊或線上求助。1001225 12/23/2011 0 Comments 6年後 台灣步入老化型社會(中央社記者龍瑞雲台北23日電)內政部長江宜樺今天表示,台灣65歲以上人口,到民國106年時就會占總人口14%;衛生署副署長林奏延表示,未來將持推動連續處方箋、長照制度社區化與整合型照護。
根據內政部資料,聯合國定義,65歲以上人口占整個人口超過7%,就是高齡化社會,當老年人口更進一步超過14%時,就邁入老化型的高齡化社會,也就是俗稱超級老人社會。 財團法人孫運璿學術基金會今天舉辦「活躍老化」研討會,江宜樺表示,少子化與高齡化的加乘效果對社會、經濟衝擊很大,目前65歲以上人口約252萬人,占總人口10.87%,預估民國106年時達到14%,到民國140年時,65歲以上及以下人口的比例是1比1。 江宜樺表示,政府日前通過提高8大社福津貼,同時也提出各項政策鼓勵老年人口「走出來」,鼓勵長者積極參與社區等活動。 林奏延表示,為使國內健康照護機構提供符合長者特殊需要,今年有9家醫院通過成為友善醫院,目前仍有10家在審核。 林奏延表示,據統計,9成的長者會被診斷有一種以上慢性疾病、5成長者會有3種以上慢性疾病,透過連續處方箋與整合型照護,不僅可以降低去醫院次數,更能有效減少重複用藥。1001223 (中央社檔案照片) 12/20/2011 0 Comments 銀髮族預防跌倒,平衡訓練打倒骨質疏鬆潘筱萍醫師( 書田診所 )根據統計資料,在台灣,50歲以上的女性30%有骨質疏鬆的問題,65歲以上,甚至有50%的人有骨質疏鬆。
書田診所復健科醫師表示,1/4銀髮族,在一年內可能跌倒,而骨質疏鬆的人跌倒發生骨折的機會比一般健康的人高2-8倍,且骨折機率隨骨質疏鬆程度而倍增。 醫師指出,骨質疏鬆在早期並無明顯的症狀,許多患者都是在發生骨折意外時,才發現自己有骨質疏鬆的問題。據臨床統計,因骨質疏鬆而發生骨折的部位,以胸腰椎、手腕、髖關節最常見,輕者造成短時間的不便,嚴重者甚至會影響一輩子的生活品質。 如何預防骨質疏鬆所造成的骨折? 1.早期預防骨質疏鬆。 2.絕不忽略骨質疏鬆之治療、運動、追蹤。 3.減低跌倒之可能性。 在早期預防方面,高危險群:1.體重過輕(體重-年齡<20,或BMI<20)。2.成年後經常骨折者。3.父母遺傳。4.長期使用類固醇、抽煙或喝酒者。5.有特殊病史,如副甲狀腺功能抗進者。平時就應留意自我身體狀況,定期做骨質密度檢查,由於在早期並無明顯的疼痛不適,因此當檢查出骨質疏鬆時,應持續治療、運動、追蹤,不可因無不適症狀而放任不管。 如何減低跌倒之可能性?醫師表示,造成銀髮族易跌倒之高危險因素可分成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內在因素」,有特殊筋骨關節病變、反應較慢(含平衡功能失常)、感覺能力差(視、聽、本體覺差)、身體疾病或服藥、年老體衰……等。第二部分是「外在因素」,在居家環境中跌倒的佔了1/3,特別是廚浴樓梯、濕滑或不平地面、昏暗空間、光差大……等地方;外出時,新環境、照明差、移動物體、不平路面……等都是容易跌倒的原因。 醫師提醒,骨質疏鬆的人跌倒發生骨折的機會比一般健康的人高許多,因此要預防骨質疏鬆可能帶來的傷害,最重要的是要避免跌倒,因此建議骨質疏鬆的患者以及高危險群,除了定期做骨質密度檢查外,應該還要做好「平衡訓練」,加強自己的平衡能力,避免跌倒,預防嚴重骨折的發生。 |
Author老人樂園即時部落格 Archives
January 2017
CategoriesAll 中風復健 中風復健 保健方法 健口保健 樂齡新聞 老人商機 老人輔具 老年保健 老年健康 老年新聞 腳底按摩 銀髮族商機 防失智 防跌 高齡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