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2011 0 Comments 60歲以後防摔跤華夏經緯網 2011-07-14 15:25:04
按國際標准保守計算我國目前每年65歲以上老年人摔倒例數約為3000萬人,發生摔倒骨折的人數約為180萬人,醫院每年會收治大量因摔倒致傷的老齡患者,這給個人、家庭、社會、國家造成的人力、物力、財力損失不言而喻。 哈醫大一院骨科主任王文波教授指出預防或治療老年骨質疏鬆有以下方法: 第一是飲食治療:飲食治療的關鍵是合理安排飲食結構,進食足夠富含鈣質的食物,多吃富油脂的魚類、肉類和雞蛋;從食物或曬太陽中,吸取充足維生素D,有助於鈣質吸收;適量進食肉類(每天約四至六兩);每天進食1至2個含有豐富維生素C水果,有助骨骼健康;每天補充適量的維生素;減少用鹽量及減少吃腌制食物,可減少鈣質流失;還有,就是減少攝入富磷食物,如可口可樂。 第二是藥物治療:口服鈣劑、維生素D、降鈣素噴鼻等,鈣、維生素D都是維持骨骼健康的營養劑,如果已經確診骨質疏鬆症,這時雖然運動,也有補充鈣質和維生素D,但不足以防止骨質丟失和骨質疏鬆症,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積極的治療,以防止發生骨折,其缺點為需長期服用、某些藥物副作用較大。 第三是激素治療:嚴格地講,激素治療也屬於藥物治療,但有其特殊性。老年性骨質疏鬆治療所用的激素不同於常用的固醇類激素,而是性激素(如雄激素、雌激素)。性激素可刺激骨骼形成,減少骨質分解,達到治療骨質疏鬆的目的。對於女性絕經後產生的骨質疏鬆,性激素的治療更為重要和有效。 第四是物理治療:物理治療簡稱理療,是將電、光、聲等現代化理療儀器作用於人體及骨質之上,促進骨質的合成。主要包括超聲波、超短波、磁療、熱療等。 第五是體育治療:體育治療簡稱體療,是通過體育活動,調節全身代謝狀態,改善骨骼血液迴圈狀況,增加外力對骨質的剌激,從而緩解骨質疏鬆。有規律的鍛鍊或功能訓練能加強老人的協調能力,有效防止老人跌倒。科學研究證明,打太極拳是一種改善人的平衡能力避免摔倒的極好的活動。 另外,選擇鞋底有防滑坑紋的鞋,這在寒冷的北方尤為重要;外出行走時應注意路面交通情況,過馬路要走人行橫道;可以借助手杖輔助行走天氣不好,尤其下雪、下雨時應不要或減少外出。及早進行慢性疾病的治療康復及心理狀態的調整也有著重要的意義。(39健康網社區 )
0 Comments
11/28/2011 0 Comments 打太極拳 站得穩 反應快 不易退化 可防止摔跤打太極拳不僅有益健康,也可增加下盤穩定度.減少失足跌倒的機率。林口長庚醫院一篇已被美國復健留學會「物理醫學與復健」雜誌接受的研究論文顯示,練習太極拳兩年以上的老人,大腿股四頭肌的肌力明顯增加,不易跌倒,因跌倒引起的併發症也相對減少。
這項從民國八十七年即展開的研究。分三組進行,第一組足二十名未曾練過大極拳的林口長庚志工,第二組是十八名練習大極拳約兩年的老人,第三組則是十八名練習大極拳約十年的老人。後兩組每天清晨都在台北市北區一所國小練習楊氏大極拳,風雨無阻。研究人員以電腦平衡測定儀定期測試他們的平衡度。 測試分張眼、閉眼、張眼且參考環境會動、張眼且地板會動、閉眼且地板會動、張眼且參考環境及地板均會動等六項指標。林口長庚復健科醫師林瀛洲表示,身體的平衡系統分別受到來自視覺、前庭感覺及身體本體感覺的影響,經測試發現,第一組的平衡感雖不差,但第二及第三組表現更好,顯示練過太極拳的老人平衡系統退化速度較慢身體穩定度也較好。 林瀛洲解釋,太極拳是種慢速度且講求規律性、協調性的運動,有助於延緩身體平衡系統老化:半蹲馬步可促進大腿股四頭肌的肌力;打拳時心神收斂、注意力集中,則可訓練出敏捷的反應,遇突發狀況時,立即做出反應。 值得一提的是,練大極拳永不嫌遲。不管是年輕小伙子或老人,只要練習超過兩年,平衡感即顯現出來。林瀛洲說,實驗組的所有老人中,每天至少練習二個小時,即使過年過節也未曾間斷,研究期間,除了平衡感增加,他們也很少生病,健康狀況良好。 【本報訊】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醫界已知道,老年人若經常站起來走動,他們摔傷造成髖骨骨析的機會就愈小;現在連國家衛生總署(NIH)都資助這類研究,探討中國古老運動太極拳是否能協助老人防止摔跤,紓解老化問題.並改善帕金森氏症老人身體狀況。 亞特蘭大文摩利大學史蒂芬.伍爾夫表示:「髖部骨折在老人死因中排名第七。因此,即使僅能把發生率降低百分之十。從經濟角度來看,一年即可省下十億美元。」 過去研究顯示,人極拳能使健康、硬朗的老年人摔跤危險減少近百分之五十。大極拳是中國古代流傳下來的一套柔中帶剛、可快可慢的拳術,它能用來自衛,也能用來強身,它"亦能降低血壓、改善平衡、增進習拳者的舒適感。 現在,研究者也在觀察太極拳能否令虛弱的老者免於摔跤的危險。 另外,國家衛生線署(NIH)也贊助一項研究探討大極拳能否幫助帕金森氏症病人。帕金森氏症是一種腦部退化疾病,患者會出現顫抖、僵硬、動作遲緩等症狀。罹患者多是老年人。 美國老人病學會的艾瑞克.坦哥羅斯說:「我們希望年長者盡可能維持身體功能,不要失去大多的能力。太極拳是一種極佳的團體治療、團能靜坐以及團體運動。」不過.研究者表示.即使大極拳是最安全的運動之一.有興趣習拳者還是應該找尋專為老年設計的課程,並先與醫師討論再開始練拳。 11/27/2011 1 Comment 騎單車無助保骨 快走、慢跑才有效大家都知道運動可以防骨質疏鬆,不過前提是要做對運動,衛生署制定新版的「骨質疏鬆臨床治療指引」,
像是走路、爬樓梯或者是啞鈴操可以提升骨密度,但是游泳以及自行車等運動,則無法提升骨密度, 最主要的關鍵就是雙腳的負重力。 騎單車甩掉熱量,又可以增加肺活量,預防心血管疾病,但想靠這增加骨密度,可是白做工,游泳以及自行車運動,都無助改善骨密度。骨質疏鬆症學會理事長楊榮森:「(自行車)活動的時候靠輪子在動,肌肉是有一個平衡的運動,但對骨骼的荷重,不像我們在走路、跑步的時候那麼大。」 想運動保骨最好是健走、爬樓梯、舉啞鈴,因為踩自行車車、游泳,雙腳都懸空,屬於非負重式運動,因此無法拉高骨質密度,而透過雙腳直接跟地面接觸時,則可以提供外來的壓力來對抗地面,才能訓練肌肉、骨骼,防止骨鬆。 醫師說每週快走4小時以上,可以降低髖部骨折風險達41%。楊榮森:「骨細胞接受(腳踏地)這樣力量的時候,傳到骨頭去的時候,它傳到骨頭去的時候,骨細胞就會活化起來,會製造很多骨基質,會讓我們腸子吸收更多鈣進來,結合起來製造更好骨骼。」 但醫師也提醒,「保密防跌」,因為一般來說運動平均可增加2%-5%的骨密度,快走比散步有效,慢跑可以增加腰椎、腳跟等部位骨質密度,但還是要依個人體能調整,以免保骨不成先掛病號。 11/9/2011 0 Comments 老人多重用藥嚴重 藥害風險高(中央社記者夏念慈高雄20日電)「醫生,我快被藥淹死了」,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今天表示,這常常是台灣老年患者及家屬的心聲;國內老人多重用藥嚴重,多重用藥愈嚴重,衍生藥害風險愈高。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老年醫學科主治醫師方姿蓉,今天就「病患多重用藥風險與危害」召開記者會指出,台灣老人及失能長者多重用藥很普遍。 方姿蓉舉例說,有一名黃姓患者先後被醫生診斷有中風、癲癇、糖尿病、高血壓、心肌梗塞、腹漲、噁心、解尿困難、反覆泌尿道感染、鼻子過敏等病史,平常在神經內科、心臟內科、新陳代謝及內分泌內科、胃腸內科、泌尿科、耳鼻喉科等科遊走看診,每天服用藥物多達20幾種。 她說,黃姓病患有一次服用抗生素引起肝功能異常,安排轉入老年醫學科住院診治,住院期間,醫師全盤考量病情後,調整簡化藥物為12種,患者病情也漸趨穩定,順利出院。黃姓病患出院後,在高齡醫學整合門診繼續追蹤,改善過去需要看很多科醫生和吃很多種藥的窘境。 她表示,臨床定義開立5種以上處方藥即是「多重用藥」,國內學者針對健保資料庫研究發現,超過30%國人正多重用藥中;台大老年醫學部曾研究發表,指台灣失能老人多重用藥比率高達81%,嚴重多重用藥(指開立10種以上處方藥)也達38.1%,持續多重用藥超過181天者達32.5%。 方姿蓉說,多重用藥會增加藥費支出,還會衍生藥物服用交互作用的潛在藥害風險,只要開立2、3種以上藥物就會有1種藥物交互作用,同時服用藥物種類愈多,健康危害也愈大。 她表示,高齡化社會改善及預防老年人多重用藥的健康議題,應獲社會重視,各大醫院也開設「高齡或老年醫學整合門診」,提供年長者或失能者多種疾病醫療整合服務,有助導正多重用藥問題。 1001020 11/9/2011 0 Comments 老年比例高 臺東將營造高齡友善城市臺東縣13位縣民當中,就有1位是65歲以上的老年人,人口老化比例名列全國前茅,突顯出老人健康維護、生活照顧及更完善的銀髮族福利措施的重要性!臺東縣長黃健庭允諾,照護臺東縣內老人的健康與生活,打造臺東成為高齡友善的城市。
臺東縣老年人口佔全縣人口比率的13%,顯示老人問題已是縣政府施政的重要課題,臺東縣長黃健庭表示,雖然縣政財務拮据下,但對於老人照護、老人文康活動或聯誼活動都全力支持,也會積極創造就業機會,讓青壯年留在家鄉照顧到長輩生活起居。 *臺東縣長黃健庭說,在上任後就積極改善地方經濟、創造就業機會,希望能夠有2千個工作機會,讓年輕人能夠留在家鄉工作,並且就近照顧老人家及孩子,這個計畫應該在明年可以達成。 臺東縣政府表示,臺東縣府每年在社會福利預算的編列比例,位居全國前10名內,老人的福利卡、低收入老人裝假牙補助、社區關懷據點等,都是積極打造臺東,成為高齡友善城市的具體作為。 11/9/2011 2 Comments 長者規律運動 可訓練平衡感長者規律運動 可訓練平衡感 作者: 【記者蘇湘雲/綜合外電報導】 | 台灣新生報 – 2011年11月10日 上午12:06年長者多運動,不只身體比較健康,對提升平衡感也有幫助。英國研究建議,年長者規律運動可訓練平衡感,走路就不易跌倒。
要維持平衡感,身體需要協調各部位動作,平衡感好不好,牽涉到肌肉、感官系統、神經系統等是否能互相配合。年長者可能因肌肉力量衰退、膝蓋不靈活、反應時間變慢、神經系統出現變化而影響平衡感。考科藍實證醫學資料庫曾有一項研究指出,年長者規律運動可改善平衡感,減少跌倒風險。英國研究人員收集更多證據,以分析哪種運動最能提升平衡感。研究結果剛發表於「考科藍圖書館」實證醫學資料庫。 研究人員檢驗九十四份研究報告,研究計畫總共有九千九百一十七人,研究人員列出不同型態的運動,比較哪一種運動對提升平衡感最有幫助。 研究人員評估六項運動規劃課程,包括,第一,著重於訓練走路、平衡與協調能力的運動。第二,阻力運動,像太極拳等。第三,舞蹈、瑜珈等三度空間運動。第四,一般運動,如走路、騎腳踏車等。第五,使用臉書等視覺化工具,幫助計算平衡訓練方法。第六,在特定平台上運動。研究結果發現,走路、騎腳踏車雖有許多好處,但卻比較無法改善平衡感。 11/2/2011 3 Comments 「保密防跌」人人有責 骨質疏鬆輕忽不得記者蔡慶智/嘉義報導
署立嘉義醫院骨科醫師潘毅軒表示,一位79歲阿婆因骨質疏鬆,半年來在家中兩度爬樓梯跌倒,造成兩腳的髖骨骨折,置換人工髖關節,目前仍不良於行,他呼籲家民眾,要及早透過營養補充及運動來確保持骨質密度,否則老年人在發生髖部骨鬆骨折之後,一年內的死亡率高達15~20%。 署嘉骨科醫師潘毅軒指出,骨質疏鬆在現在高齡化社會中是一項非常常見的疾病,據估計在臺灣約有三分之一的停經後婦女有骨質疏鬆的問題,骨質疏鬆後,由於骨頭過於脆弱,常常在跌倒或輕微外傷後就骨折,根據相關調查的數據推算,在臺灣約有三分之一的婦女,和五分之一的男性一生中會發生骨鬆骨折。 今年就有一位陳姓阿婆,半年內竟連兩次爬樓梯跌倒,第一次是左邊髖骨骨折,開刀後原本恢復良好,但是隔不久又跌倒,這次跌斷右邊髖骨,而且是粉碎性骨折,只得置換人工髖關節,目前走路還不方便,這一切都是因為骨質疏鬆造成的。 潘毅軒醫師表示,骨鬆骨折最常發生在脊椎、髖部、手腕、肩部,其中又以髖部骨折最危險,據研究統計,老年人在發生髖部骨鬆骨折之後,一年內的死亡率高達15~20%,與晚期乳癌相當,因為一旦無法行走,在床上久臥,就容易發生種種疾病,造成死亡,而且髖部骨鬆骨折若不手術治療,幾乎所有的患者都無法恢復行走能力,但即使在經過手術治療後,仍有超過三分之一的患者無法恢復行走,必需長期依賴他人照顧,造成家庭巨大的負擔。 要預防骨鬆骨折,便要及早透過營養補充及運動來確保骨本,保持骨質密度,並預防跌倒,日常生活飲食中必需注意鈣質及維他命D的攝取,其中鈣質每天建議量為1000~1200毫克,而維他命D為400~800國際單位,依國人飲食習慣大多數人無法達到這樣的建議量,不足部分可以牛奶或鈣片補充,目前許多鈣片內已添加維他命D,可依醫師建議服用。 潘毅軒醫師強調,適當的曬太陽也可增進人體合成維他命D,依一般人的穿著習慣,每天讓陽光照射臉部及手部10分鐘便足夠,平日養成運動的習慣,增加體能及平衡感,並減少生活環境中容易造成跌倒的危險因素,便能有效預防跌倒,防止骨鬆骨折。 針對嚴重的骨質疏鬆並有骨鬆骨折的患者,目前健保給付多種治療藥物,但在使用藥物時有一點要提醒民眾注意,那就是一定要同時補充鈣質及維他命D,再好的藥物若無鈣質及維他命D的輔助,也沒有辦法治療骨質疏鬆。 原文網址: NOWnews【在地情報】嘉義縣/「保密防跌」人人有責 骨質疏鬆輕忽不得 11/2/2011 0 Comments 保密防跌 銀髮族加強肌力平衡自由時報 – 2011年11月03日
記者劉曉欣/彰化報導 保「密」防「跌」,銀髮族不只要保住骨本,避免骨質流失,並且要防止跌倒,重要的是從加強肌力與平衡感做起! 林姓老婦的身體很健康,唯獨只有骨質疏鬆讓她恐懼不已,因為住家對面的鄰居就是倒垃圾不小心跌倒,不但骨折住院,還從此一跌不起,病痛統統跟著來,讓林姓老婦越想越害怕,認為跌倒是老人的大敵,誤以為要避免跌倒就不要多動,就不會有跌倒的風險;但彰化基督教醫院二林分院復健科主任楊照彬強調,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 楊照彬說,老人防「跌」應該多做「加強肌力與平衡感」的相關訓練運動,就算有的老人家天天都在運動,但因為大多數的運動都是全身運動,跟「防跌」加強下盤的訓練有別,多做訓練肌力與平衡感的訓練還是有差。 楊照彬表示,銀髮族要防「跌」,主要是因為大多數老人家都有骨質流失、骨質疏鬆的問題,所以比年輕人更容易骨折,一旦骨折後,活動功能也跟著受限。由於活動力下降,連帶免疫力也可能連帶下滑,病痛也容易跟著來;如果臥床過久的話,又會帶來併發症;尤其是萬一跌倒時又不慎撞到頭部,有時候頭部外傷可能比骨折更嚴重。 要防止老人跌倒,就要營造安全的居家環境,最好是達到無障礙空間的標準,特別是浴室的防滑措施很重要。 銀髮族如何加強肌力與平衡感來防「跌」?彰化縣喜樂保育院物理治療師沈世莊指出,要做防「跌」運動,要記住三大要點,腹部微縮、不可憋氣,以及保持愉快心情,如果做完隔天有「鐵腿」的感覺,可把次數折半來做。 ◎防「跌」寶典有5個基本動作: ●第1式:大腿前、後側肌肉訓練:手扶椅子,上半身維持直立姿勢,大腿後抬維持15秒,重複5次到10次。 ●第2式:大腿內側肌肉訓練,手扶椅子,上半身維持穩定不往兩側偏倒,將大腿外展20次到30次。 ●第3式:小腿後側肌群訓練,手扶椅子,站姿墊腳尖動作6次到20次,每次持續5秒。 ●第4式:髖關節屈曲肌群訓練,不靠椅背坐在椅子上,將膝蓋上抬,維持5秒到10秒,重複10次。 ●第5式:強化大腿及臀部側面肌肉訓練,不靠椅背坐在椅子上,手放大腿上,將小腿上抬維持5秒到10秒,重複10次。 |
Author老人樂園即時部落格 Archives
January 2017
CategoriesAll 中風復健 中風復健 保健方法 健口保健 樂齡新聞 老人商機 老人輔具 老年保健 老年健康 老年新聞 腳底按摩 銀髮族商機 防失智 防跌 高齡化 |